正在表演的傩戏祭师
伴随傩祭而产生和发展的傩戏面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多年来一些地方已出土和发现了不少属于远古、上古、中古、近古的傩戏面具实物和面具图像,发现近代以来的傩戏面具的实物则更为丰富。无论是傩祭活动还是傩戏演出,傩戏面具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在傩文化圈子里的人们的意识中,傩戏面具是神灵的象征和载体。
傩戏面具
我们进入了当地的傩戏保管祠堂参观了里面精心保管的傩戏面具。
傩戏面具
给我们展示面具的热情老乡
刘大叔是当地所有傩戏表演的主持人以及傩戏面具的保管者。
正在进行仪式的刘大叔
据在当地老乡处了解,刘大叔一家在当地已经做了好几代的傩戏主持人以及傩戏面具制作及保管者,因此我们在刘大叔表演完毕后邀请他进行了采访。
我:听说您一家在当地主持傩戏已经有好几代人了是吗?
刘:是的,从我祖爷爷开始到我这里已经有四代人了,在这附近举行的傩戏祭祀活动都是由我们家的人主持。
我:这里的面具也是一直由您们家的人看管吗?
刘:从我祖爷爷一代开始一直到我这里都负责看管傩戏面祠堂。
我:这些面具看起来非常的漂亮精致,表情丰富,颜色鲜艳,都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刘:这些面具是由傩坛中的雕法师制作,我家就有雕法师传承,我们制作的面具原料主要是用柳木,因为柳木有辟邪的作用,选好原料以后就开始进行雕刻,雕刻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雕刻好以后就开始上色,然后把它放在阴凉的地方晾干,下次表演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了。
我:刘大叔您的雕刻技艺都是由您家人传给您的吗?
刘:对,我祖爷爷教给我爷爷,爷爷教给我爸爸,然后我爸爸教给我,我自己从小也对这个感兴趣,在我爸爸跟着我爷爷学习的时候我就经常在一边跟着看。
我:刘大叔,在您家进行这个传承的时候有没有一些家风家训的传承呢?
刘:有的,我家家训的第一条就是在制作面具时不可有秽乱的心思,要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制作面具,第二条就是在祭祀表演时一定要心诚,不可有随意的心态。还有一些就是针对保管面具的一些规定,比如制作面具时要先举行“开光”仪式,取用傩戏面具要事先举行"开箱"仪式,存放傩戏面具要举行“封箱”仪式,在戴上傩戏面具时即表示神灵已经附体,不得随意说话和行动。
我:我能感受到你们对于傩戏的敬重之心。那么有没有家风呢?
刘:说到家风的话我家只有一条,那就是“公正、不存私心”。
我:公正?
刘:嗯,因为在我们这里能够做傩戏主持人是属于比较德高望重的,在村子里要商议处理一些大事时,会很看重我们的意见,村里人对我们也是比较信服的,所以在处理村里人的事务时一定要用一颗公正的心去处理,所以“公正、不存私心”就是我家的家风。
我:刘大叔您对于家风是怎么看待的呢?
刘:家风这个东西我觉得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像一个家庭要是有一个好的家风,这个家里出来的人大多都是品行端正,让大家比较信服的人,尤其是对于教小孩是很重要的。
傩戏祭师
在采访完刘大叔以后,我们也对一些其他的表演者进行了采访,但是除了刘大叔一家其他的表演者是因为自己对这个感兴趣来跟着刘大叔学习表演的,他们的家里没有成型的家风家训传承,故未能成行。
实践调查结合调查问卷总体上来说,在贵州省遵义地区,只有一些大的氏族或者手艺传承人家里有明确成文的家风家训传承存在,在一般的家庭里面明确成文的家风家训传承的存在则比较少,存在着很多的不成文的一些习惯或者规定,没有传承。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家风家训的存在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塑造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调查内容:傩戏家风
调查对象:傩戏表演者刘大叔
调查人:吴双双
来源:“景行”家史家风调研小组
编辑:胡英雪
责编:李媛
主编:李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