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与西的成语(东和西的成语有哪些)(40个)

东与西的成语(东和西的成语有哪些)(40个)

东与西的成语(东和西的成语有哪些):不务正业,东倒西歪,东偷西摸,东兔西乌,东冲西决,东冲西撞,东冲西突,东劳西燕,东声西击,东央西告,东央西浼,东奔西向,东奔西撞,东奔西窜,东奔西走,东奔西跑,东奔西逃,东家西舍,东寻西觅,东差西误,东张西张,东张西望,东张西觑,东征西怨,东徙西迁,东怒西怨,东怨西怒,东扬西荡,东扭西捏,东扭西歪,东扯葫芦西扯瓢,东扯西拽,东抄西袭,东挦西扯,拆东墙补西墙,拆东补西,东封西款,东投西窜,东完西缺,东作西成。1、不务正业 bù wù zhèng yè

释义:不务正业 务:从事;正业:正当的职业;本职工作。不干正当的工作。现多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2、东倒西歪 dōng dǎo xī wāi

释义:东倒西歪 歪歪倒倒的。形容站立不稳;或位置不正;倾斜欲倒的样子。也形容杂乱无章。

出处:元 萧德祥《杨氏女杀狗劝夫》:“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东倒西歪。”

3、东偷西摸 dōng tōu xī mō

释义:东偷西摸 指暗中干不正当的事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30回:“她还是馋猫儿似的东偷西摸。”

4、东兔西乌 dōng tù xī wū

释义:东兔西乌 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出处:宋 吴潜《瑞鹤仙》:“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5、东冲西决 dōng chōng xī jué

释义:东冲西决 形容洪水四处冲决泛滥。

出处:清·江藩《汉学师承记·胡渭》:“近日治河,乃遏之使不得北,而南入于淮,以便运耳。南行非河之本性,东冲西决,率无宁岁。”

6、东冲西撞 dōng chōng xī zhuàng

释义:东冲西撞 谓无把握地四处奔走寻找。

出处:杨朔《铁骑兵》:“他带着一班人巧妙地摔开了追击的敌人,东冲西撞,想再追上大队。”

7、东冲西突 dōng chōng xī tū

释义:东冲西突 谓四处冲锋突击。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曹操见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奋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

8、东劳西燕 dōng láo xī yàn

释义:东劳西燕 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出处: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杂曲歌辞八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9、东声西击 dōng shēng xī jī

释义:东声西击 犹言声东击西。扬言要攻此方,实际却攻彼方。

出处:明·李东阳《喻战送李永敷南归》:“子知战乎……神出鬼没,东声西击,变化而无常者,用也。”

10、东央西告 dōng yāng xī gào

释义:东央西告 谓到处恳求。

出处:《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李甲]口里虽如此说,心中割舍不下,依旧又往外边东央西告,只是夜里不进院门了。”

11、东央西浼 dōng yāng xī měi

释义:东央西浼 谓到处恳求请托。

出处:《歧路灯》第八四回:“王象荩承主母之命,遵依程公条例,东央西浼,托产行寻售主。”

12、东奔西向 dōng bēn xī xiàng

释义:东奔西向 谓各奔东西,互不相关。

出处:明·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二折:“你也光,我也光,东奔西向,我就养遍濮州城,你也难来拦当。”

13、东奔西撞 dōng bēn xī zhuàng

释义:东奔西撞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出处:明·高濂《玉簪记·依亲》:“骤然起兵戈,扰攘。卷尘飞,东奔西撞,娇儿拆散知何往?”

14、东奔西窜 dōng bēn xī cuàn

释义:东奔西窜 同“东逃西窜”。

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钱塘县派差去查过,果然那些狗东奔西窜,践踏田禾。”

15、东奔西走 dōng bēn xī zǒu

释义:东奔西走 到处奔跑。形容四处奔忙或为某个目的而四下活动。也形容到处逃窜。走:跑。

出处:元 魏初《沁园春 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遥望神州,故人千里。”

16、东奔西跑 dōng bēn xī pǎo

释义:东奔西跑 指到处奔波

出处:杨朔《雪浪花》:“苦人哪,自小东奔西跑的,什么不得干?干的营生多,经历的也古怪。”

17、东奔西逃 dōng bēn xī táo

释义:东奔西逃 同“东逃西窜”。

出处: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打过多少次败仗,东奔西逃,最后决定了与汉家和好的大计。”

18、东家西舍 dōng jiā xī shě

释义:东家西舍 犹言左邻右舍。

出处:唐·李白《江夏行》:“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

19、东寻西觅 dōng xún xī mì

释义:东寻西觅 指到处张罗

出处:《平妖传》第十回:“比及让了他罢了,又来东寻西觅,只恐还在左近,放心不下。”

20、东差西误 dōng chà xī wù

释义:东差西误 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原约一到任所差人进京图干此事,谁知所去的,多不得力。我这里好不盼望,不甫能勾回个信来,定是东差西误的。”

21、东张西张 dōng zhāng xī zhāng

释义:东张西张 同“东张西望”。

出处: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三人挤在一个舱角里,看他们的眼睛,偷偷地东张西张的神气。”

22、东张西望 dōng zhāng xī wàng

释义:东张西望 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形容寻找东西或心神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此时经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23、东张西觑 dōng zhāng xī qù

释义:东张西觑 同“东张西望”。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只见前面一个人摇摆将来,见张贡生带了一伙家人东张西觑,料他是个要嫖的勤儿没个帮的人,所以迟疑。”

24、东征西怨 dōng zhēng xī yuàn

释义:东征西怨 语本《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因以“东征西怨”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出处: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25、东徙西迁 dōng xǐ xī qiān

释义:东徙西迁 同“东迁西徙”。

出处: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黄宗羲》:“宗羲窜匿草莽,东徙西迁,屡濒于危。”

26、东怒西怨 dōng nù xī yuàn

释义:东怒西怨 比喻迁怒于人。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厉色扬声,东怒西怨。”

27、东怨西怒 dōng yuàn xī nù

释义:东怨西怒 谓任意指责别人。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厉色扬声,东怨西怒;或有协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28、东扬西荡 dōng yáng xī dàng

释义:东扬西荡 谓飘泊无定。

出处:《野叟曝言》第四一回:“姐姐若不见怜,怎样着落妹子死后魂灵,不至东扬西荡。”

29、东扭西捏 dōng niǔ xī niē

释义:东扭西捏 扭捏作态,不爽快。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东扭西捏,朝三暮四,没有得爽利与你。”

30、东扭西歪 dōng niǔ xī wāi

释义:东扭西歪 嘴唇不停地做怪样而实际并未说话

出处:柯岗《逐鹿中原》第四章:“只因年深日久水分充足,也就东扭西歪枝桠交错地长了起来。”

31、东扯葫芦西扯瓢 dōng chě hú lú xī chě piáo

释义:东扯葫芦西扯瓢 说话东扯西拉

出处:柯蓝《浏河十八弯》:“你少东扯葫芦西扯瓢,抗旱就抗旱,怎么又发癫,想起去查账了。”

32、东扯西拽 dōng chě xī zhuāi

释义:东扯西拽 谓事情互相纠缠。犹言拆东补西。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掩西遮,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

33、东抄西袭 dōng chāo xī xí

释义:东抄西袭 胡乱抄袭别人的文章。

出处:《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毓生又会想法,把人家译就的西文书籍,东抄西袭,作为自己译的东文稿子,印出来,人家看得佩服。”

34、东挦西扯 dōng xián xī chě

释义:东挦西扯 指到处张罗。

出处: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以大不逮之财而日行勉强支持之事,东挦西扯,忧苦莫当。”

35、拆东墙补西墙 chāi dōng qiáng bǔ xī qiáng

释义:拆东墙补西墙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

出处:《中国民歌资料 纳布鞋》:“拆东墙,补西墙,先要顾前方。”

36、拆东补西 chāi dōng bǔ xī

释义:拆东补西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为了应急而牺牲这个弥补那个。

出处:宋 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小家厚敛四壁立,拆东补西裳作带。”

37、东封西款 dōng fēng xī kuǎn

释义:东封西款 封:封爵;款:归顺。东边封爵,西边归顺。指边境罢战,修好言和。

出处:明·袁宏道《逋赋谣》:"东封西款边功多,江淮陆地生洪波,内库马价支垂尽,民因无力官奈何。"

38、东投西窜 dōng tóu xī cuàn

释义:东投西窜 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同“东奔西走”。

39、东完西缺 dōng wán xī quē

释义:东完西缺 缺东少西,不完备,短缺。

出处:瞿秋白《赤都心史》三十二:"此中的工作者,刚一动手,必先觉着孤独无助;工具破败,不堪适用,一切技术上的设备,东完西缺。"

40、东作西成 dōng zuò xī chéng

释义:东作西成 东作:指春耕;西成:指秋收。指春种秋熟。

出处:明·沈榜《宛署杂记·宣谕》:"慨自唐虞成周之际,爰宅四时,东作西成,岁月时日,水火土谷,历世不易。"

相关文章

小米剃须刀笔记
365彩票软件app下载

小米剃须刀笔记

⌛ 07-03 👁️‍🗨️ 9015
茭包(Zizania latifolia)是什么?菰草、蒋草、茭菰全面解析
篮球体育比分365

茭包(Zizania latifolia)是什么?菰草、蒋草、茭菰全面解析

⌛ 06-28 👁️‍🗨️ 1021